还记得以前的“再来一瓶”吗?
长这样
这玩意当年可迷住了万千羊毛党
有人为了中奖狂灌饮料
还有人通过多次实践总结出了一些中奖小技巧
只不过 轻舟已过万重山
这些都已经成为过去式
如今已经看不到这种促销活动了
那么
为什么人见人爱的“再来一瓶”都消失了呢?
其实这里还真有猫腻
造假太严重了
以前“再来一瓶”的中奖率都挺高的。就拿领头羊康师傅来说,一开始的中奖率高达20%,但是剩下的大多数还是“谢谢惠顾”。于是有人动了歪心思:
“要是能把‘谢谢惠顾’变成‘再来一瓶’
那岂不是赚翻了!”
在这种情况下,一个“瓶盖造假专业”团伙就出现了,他们会先挑哪款饮料更赚钱,然后拿着样品去找瓶盖生产商。这种缺德又违法的事瓶盖生产商是拒绝的,人家只想本本分分挣钱,奈何架不住伪造商舍得出钱;
以前中奖瓶盖伪造起来很简单,瓶盖直接照葫芦画瓢,再印上“再来一瓶”就完事。稍微讲究点的,最多就是再多印上一串代码:
反正不管是哪种,饮料企业自己都看不出真假。做好的假瓶盖,伪造商不敢直接去换,他们也怕穿帮,所以会找到饮料厂的老熟人——经销商。靠着这样的缺德产业链,伪造商赚得盆满钵满,甚至有的企业还专门做起了伪造生意。但饮料厂可都懵了,明明自己的赠饮都没生产多少,却平白无故多了很多中奖瓶盖。
所以很多饮料厂在推出“再来一瓶”活动后,都因为瓶盖造假亏大发了。最后留给他们只有两条路:不做“再来一瓶”赠饮或者换一种不易伪造的中奖瓶盖。
然而,选择做不易被伪造中奖瓶盖的那波人又引发了另一个问题
新的“再来一瓶”兑奖套路太深
估计大家也都发现了,自从“再来一瓶”字样消失后,瓶盖上都变成了二维码。
这种兑奖流程就比较繁琐,扫描二维码进入小程序→输入手机号注册登录→同意一些看不懂的协议,最终才能查看自己是否中奖。在你满怀希望地进入小程序,准备查询自己的中奖结果时,映入眼帘的有可能是这个画面:
不知道为什么,很多“再来一瓶”的二维码扫了以后,都会显示网络繁忙之类的,总之就是进不去。就算有的小程序进去了,你还有幸中奖了,那兑奖的时候才是状况百出;有找不到兑奖门店的,有碰了满鼻子灰的。反正,兑奖之路总是充满着坎坷。
随着这一层层套路被揭穿,越来越多的企业因为“再来一瓶”出了丑闻,也有被罚款的。最后,这种不被人待见的营销策略也就没人碰了。另外,现在我们都买得起饮料,“再来一瓶”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已经没有啥特别的吸引力了,饮料厂也不愿意再走这条路,“再来一瓶”这样的活动也就逐渐消失在大众面前。
但是,这种开盖惊喜也陪伴了不少人的青春和童年,带来的快乐也是其他活动所无法替代的。那么,对于“再来一瓶”这一活动,大家都有哪些记忆呢?你最多中过几瓶饮料?
原标题:《为什么人见人爱的“再来一瓶”,现在消失了?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