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快书最多用来讲武松的故事,所以又有人把它叫做“说武老二”。但也有《大实话》、《柿子筐》等轻松逗趣的曲子。抗战爆发之后出现《打田柳庄》、《十里堡战斗》等宣传抗战的曲目。后来的诸如高元钧、杨立德等山东快书艺人为了发展山东快书,进行诸如摒弃“荤口”的革新,他们的演唱被听众称为“清口”、“静口”。抗美援朝时期高元钧等艺人参与支前志愿军并发展出诸如《三只鸡》、《抓俘虏》等曲目,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,山东快书发展成为影响遍布全国的大曲种。文革到改革开放之后以及普通话的普及,山东快书发展不如从前。
2006年5月20日,山东快书被国务院选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[2]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