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特征:对沉浸式体验组45例患者和咪达唑仑组43例患者进行人口统计学数据和术中特征分析(见表1)。参与者大多为年轻、身材中等男性;大部分患者腰麻阻滞平面为T8水平,手术时间约1h;各组之间在年龄、麻醉方式和心肺参数方面无明显差异,性别、BMI、手术时间和平均动脉压存在标准化差异,但无临床意义。

表1. 患者特征

连续变量用中位数(第25-75百分位)或平均值±标准差表示,分类变量用频率(%)表示。绝对标准化差异是指组内平均值的绝对差异除以集合标准差。P<0.414的差异被认为是可接受的平衡。

满意度: 沉浸式体验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咪达唑仑组,沉浸式体验组IQR:93(82-98),咪达唑仑组IQR:80(73-93),P=0.004,Hodges-Lehmann中位数差异估值为7(95%置信区间,3-14)。沉浸式体验组满意度评分约75%以上高于80分,范围较咪达唑仑组窄,性别与干预措施对满意度得分无影响,P=0.149(见图2)。

图2.沉浸式体验组和咪达唑仑组之间满意度的比较

箱线图显示中位数(横线)、第25和75百分位数(箱)和范围(线);*满意度明显较高,P=0.004(Mann-Whitney U测试)。

焦虑评分:两组间焦虑评分的变化(术前-术后评分差)表明沉浸式体验并不比咪达唑仑更能减少焦虑的发生(见图3),Hodges-Lehmann中值差异估计为3.3(95%置信区间,0-6.7),P=0.08;性别与干预措施对焦虑变化无影响,P =0 .575(见表2)。

表2. 两组间STAI焦虑评分的比较

STAI:状态-焦虑量表。

图3. 沉浸式体验组和咪达唑仑组STAI焦虑评分变化的比较 正值表明有抗焦虑作用;箱体图显示中位数(横线)、第25和75百分位数(方框)、范围(箱体)以及包括离群值(与中位数相差1.5倍以上)在内的所有个体值(填充圆圈);沉浸式体验并没有比咪达唑仑减少焦虑,P=0.08(独立t检验)。 心肺参数和术中事件:两组间在心率、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的绝对值和百分比变化方面无明显差异。在开始干预时,平均动脉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(沉浸式体验者为98mmHg,咪达唑仑为93 mmHg),由于这些数值均在正常范围内,因此无临床意义;与咪达唑仑组相比,沉浸式体验组平均动脉压在前20分钟下降更多,但平均值的最大差异<2%,因此无临床意义(见图4)。

图4. 比较不同时间点数据:A:心率;B:平均动脉压;C:呼吸频率;D:氧饱和度。IE:沉浸式体验;M:咪达唑仑。

对沉浸式体验的反馈:术中无患者选择停止沉浸式体验,对沉浸式体验组患者的调查问卷显示,91%会再次选择沉浸式体验(剩余9%均为男性,年龄不等),无患者感到害怕,98%会向家人推荐,93%很高兴与周围环境隔离,47%在某些时候入睡,84%喜欢他们观看的视频,27%更喜欢其他视频,所有患者都喜欢他们听到的音乐,10%更喜欢其他音乐。